李岩:车用操作系统产业生态协同与实践

8月28日-29日,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在重庆举办。本届大会以“开源拓界,众行致远”为主题,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届大会聚焦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关键环节,设置了“1场闭门会、1场基础软件生态大会、1场芯片大会和1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园区行”,旨在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协同创新,为全球贡献智能汽车生态“中国方案”。其中,在8月29日上午举办的“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汽车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基础软件课题组组长李岩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李克强院士、郑向东副市长,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上午好!

我来自中国一汽研发总院,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开源拓界 众行致远”。我也分享一下关于车用操作系统产业生态与协同实践的思考。

今天的报告分为三部分:一、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背景及趋势;二、车用操作系统生态建设路径;三、一汽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背景及趋势

近年来,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突破,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升级。汽车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这里,车用操作系统为智能汽车提供了关键基础技术,支撑我们产业链上下游跨界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价值链也随之迁移,我们看到,利润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迁移,利润结构也从传统单次交付型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迁移,头部新势力整车厂通过硬件引流和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收入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车用操作系统的商业价值将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智能化的场景高度依赖于定制化功能,而操作系统正是这些定制化功能的基础,为用户带来了差异化功能。作为我们整车企业来讲,第一是安全,在安全的底线基础上我们要提高用户体验,最后用规模化来控制成本。而操作系统正是安全、体验、成本的交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再从趋势来看,车用操作系统首先是向融合化发展,应对电子电气和芯片架构的统一,操作系统逐步支撑整车实现车、路、云资源的协同和共享。

二是车用操作系统会向智能化、AI化发展,OS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内核层、系统层、功能层,而是结合AI能力,以AI为核心的智能操作系统架构。在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技术驱动下,OS将不断融合AI的能力,形成真正理解用户,懂车、懂人的智能操作系统。

三是开源共建,开源已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新一代技术信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们看到,在安卓和DeepSeek已经为开源软件的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标准范式,而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这样一个共性技术通过开源加强了创新者和贡献者之间的联系,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

二、车用操作系统生态建设路径

生态路径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有三个点:一是协同机制不完善;二是技术标准不统一;三是量产装车难度大。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复杂度高,同时面临着适配难、芯片多、底层开放度低、验证周期长等问题,通用性和成本难以实现平衡,行业也缺乏统一的接口、安全以及测试标准规范,导致了一些中间件重复开发和第三方检测成本高问题。作为整车厂而言,切换操作系统要从人员、能力、软件、工具链等方方面面做适应,整车切换成本大、量产应用周期长、认证难。

应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供了一些思路供大家探讨。

今年6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了11家欧洲车厂和供应商签署了开源谅解备忘录,其实我们也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在顶层进行战略设计,通过开源社区,整合各方力量,参与社区管理,贡献开源代码,开发满足量产要求的操作系统接口及功能。在协会和原子基金会牵头下,打造统一的操作系统基建,从而形成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到量产应用的全链路协同机制。

路径二就是统一标准接口建设,我们认为没有上车的软件最多只能是59分。操作系统本身开发难度大、人员投入多、验证周期长,制定统一开放的技术架构,建立通用的接口和标准便于不同的厂商和开发者能够协同工作,能够把大家的力量团结起来、参与起来、协同起来,加速OS从研发到上车最后一公里的实现。

我们建议围绕安全性、兼容性、通用性,在操作系统的内部接口、通讯协议、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方面统一建立国家与行业的标准,持续完善标准是我们提供公共软件平台质量的保证。

路径三是产业链协同,加强认证。车用开源的操作系统最终需要整车厂量产来完成落地的应用,整车厂对于开源生态的建设也起到了一个牵引作用,通过量产搭载,可以有效推动开源社区的建设情况。

这里我们想通过跨界合作和产业联盟的形式,将操作系统和芯片提前验证,缩短验证周期,从开源社区转化、孵化一部分成果,通过课题预研、小批量搭载验证,最终将开源软件推上量产汽车,让开源软件真正走向千家万户,让开源软件真正参与到整车厂的设计、应用到对客户的服务之中。

三、一汽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一汽协同行业伙伴构建了整车级操作系统平台,面向全场景打造了FAW.OS,已经完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和辅助驾驶操作系统的国产化应用,支持多款芯片。当前,这款平台也搭载了红旗、天工等四款车型量产,未来我们将聚焦全域内核、一体化中间件等技术,持续融合AI能力,支持多智能体的动态协作,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驾乘和交互体验。

第二,我们打造了一颗多域融合的AI芯片——红旗1号,中国一汽联合中兴微电子打造了国内首颗5纳米车规级工艺的多域融合芯片,创新集成了辅助驾驶、座舱、车控等五个功能,这个融合芯片提升了系统的集成度和运行效率,我们提前将操作系统和复杂芯片进行融合验证,打造了软硬协同的新范式。

第三,我们面向行业捐献了开源轻量化的中间件,并且在“小满”车控操作系统平台上集成了新增的软件模块。我们结合行业通用安全需求和AUTOSAR方法论,实现了通信数据及链路的安全功能增强,该软件也延伸扩展到了多种线路和未来的芯片平台,

未来,中国一汽还将持续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平台,聚焦我们的安全、智能等品牌基因,实现AI先进技术的融合,提升产品力,持续为用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积极推进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的建设,联合上下游的科技公司推广开源生态建设,协同行业协会积极推动成熟开源社区的操作系统车用项目的建设。三是我们也拿出实际行动来持续向开源社区贡献我们自己的代码,同时也探索基础软件开源的新模式。

今天的主题是“众行致远”,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中国一汽也希望协同产业上下游的伙伴,以技术开放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发展。

以上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64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