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 > 市场分析

全球化发展还要比拼供应链实力

我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出口实力也逐渐展露出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前6个月,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实,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连续两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2023年汽车出口491万辆,2024年汽车出口585.9万辆。汽车出口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攻坚。
显然,在这场质量攻坚战中汽车供应链不能缺位。事实上,我国汽车供应链也在加速出海,并且其“含新量”“含金量”不断提高。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5个月,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累计2837.9亿元,同比增长6.7%。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面临深度重构,我国汽车产业链企业便是其深度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并将逐渐转向全球汽车产业链的规则共塑者。

增长新引擎:供应链竞争力升级
目前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这对全球汽车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那么,全球汽车供应链状况如何?6月26日,以“协同创新,智驱全球”为主题,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会在苏州举行。该活动由《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汽研”)联合主办。
据了解,《白皮书》由《中国汽车报》社联合罗兰贝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德国蓓睿适管理咨询公司提供数据支持。其中,其数据覆盖了全球350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其核心亮点是同时发布了“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Top100”和“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Top100”。它们清晰勾勒出了当前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为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把握全球竞争态势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行动指南,也为国际汽车企业深入了解中国汽车供应链优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解读《白皮书》时表示,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头部企业相对固化。Top10变动较少,其中仅3家实现了正增长。二是增长路径清晰。增长企业主要依托并购打造全栈解决方案、抓住新型增长业务、区域机会,同时进行供应链重构和效率成本优化。三是中国供应链力量崛起。在全球汽车供应链Top100中,本次中国企业新上榜4家,新增企业长三角区域集群显现,增长主要依托智能化和国际化布局。
袁文博指出,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智能化、电动化深刻影响下正迎来全新发展格局。新四化催生出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新价值高地,促进零部件产业链价值分布重塑。整零协同加速变革。整车开发从传统分布式到域集中/域融合的集中式架构转变,零部件企业亟需具备单一产品供应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主机厂不断尝试加深自研,不过最终会回到效率为先的供应商模式,而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同时具备系统技术能力和灵活合作模式。在出海方面,领先零部件企业正紧跟汽车出海大势,加快全球布局,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另外,我国零部件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靠技术、产品,还要靠品牌。要走向全球,我国供应链企业也要讲好“中国故事”。

生态出海:全球化深水区攻坚
我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正在快速发展,但面对出海“深水区”的挑战,需要整零协同创新,共建出海新生态。
中国汽研总经理刘安民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驱动产业格局加速重构。汽车出海已从战略选择升华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从“合规准入”到“技术领先”的技术壁垒,从“关税应对”到“规则重构”的贸易挑战,以及从“单点交付”到生态整合的供应链系统难题。而这仅靠单一企业的力量难以实现全面突破,唯有通过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才能凝聚更大发展动能。
《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强调说,目前我国零部件企业出海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并呈现出新局面。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出海征途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向海外进行产能布局,贴近目标市场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技术创新正成为驱动出海的核心引擎,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结出硕果,并逐步获得全球主流市场的认可。
中国机电商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指出,2023年前我国汽车行业零部件出口远高于整车,但在2024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整车出口超过了零部件。从关键件出口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但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零部件出口也在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其实,全球化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较量,更是产业链生态比拼。整零的协同、中外企业的共生、技术与市场的共振缺一不可。尽管我国汽车产业出海看似欣欣向荣,但阶段性的结构性变化也体现出其背后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全球化征程上必然会面临许多严峻考验。走出去的是产品,走进去的是能力,走下去的是共赢。我国供应链企业从成本承接者转变为技术赋能者时,将逐渐重构全球产业新秩序。显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出海,需要“协同”与“创新”双轮驱动,以构建更紧密和谐的产业生态。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全球化进程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从单一环节突破向全生态构建的历史性转变。而《白皮书》清晰地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着眼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以协同创新为桨、以智能驱动为帆,将与整车企业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5年8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64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