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如何构建新型供应链关系

  2019年10月22日-10月24日,“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 创新 突破—共建中国汽车产业链新生态”。其中,在10月23日的“产业链变革进程中,企业竞争力打造”专题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检测部部长 张志 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检测部部长 张志

  张志:大家好,很荣幸受主办方邀请参加今天的交流,我是来自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我主要负责零部件的检测。今天,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今天的主题,一个是零部件企业的现状,一个是零部件企业的机遇和挑战,第三个是如何构建供应链的关系,我从检测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零部件企业的现状,这儿有一张图片,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大家都很清楚,前十大企业基本是外资,同时国内主机厂零部件国产化率偏低,其原因是关键部件、关键技术甚至于核心技术严重缺失,缺原因分析。从整车厂,目前的角度是选择多家供应商,从中取便宜,“便宜”这两个字是价优质好,但是“质好”是带引号的。而零部件企业,我长期接触零部件检测,零部件企业无技术积累,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所以未来的目标,是构建有效的整零联盟,要变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要整机整车系统匹配上着力,要协同发展。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到企业家的追求,到成立人才库,建立自己的专家人才队伍,从而才能谈到创新。因为创新,上面几位领导也说过,创新就是第一发展生产力,这是当前的现状。
  而从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来看,现在企业进入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是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是五大部分,是制造体系的升级,是产品形态的重新定义,包括新技术快速渗透,以及应用场景的丰富,包括产业生态,全面调整。传统零部件企业给我们的感觉,应当是压力比较空前的,特别是最近这两年内,在整个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刚才有幸听到一位老总的讲话,叫“危中有机”,实际现在就是“危”,但是也有机遇。第二个是产业重构,汽车产业将发生重大的重构,从能源革命,到智能革命、互联革命,汽车制造也变成了汽车智造,人工驾驶变成了自动驾驶,拥有使用变成了共享使用,最后车辆由信息孤岛变成了智能终端,这是汽车产业发生的重大变革。因此,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重构,汽车产业应当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这是挑战能源革命的影响,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涉及技术问题。在这里大家谈到的热点问题,就是纯电动汽车,我们叫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意味着产生并行于传统发动机的全新产业连,从电池、电机到电控,以及到整车企业,到销售模式、环境和基础设施,而挑战是昔日传统发动机技术是优势,现在成为转型沉淀成本。此消彼长是渐进过程,但传统车企无法像新车企那样只做新能源。同时面临新技术的替代,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纠结,传统零部件企业投不投电池?电池在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传统零部件企业投什么?这里指的是电池,因为未来的电池是高度集中的。经过这几年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大量电池产生,目前又大量消亡,因为它是资本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产业,如果没有定力和长期积累过程,个人感觉,怎么投?不投失控,投系统,仍不受控,投单体,自己开发,力不从心。所以这里的核心,动力电池的潜力及发展时间表,应该是多能源并举,从插电混动到混动,到纯电动,到燃料电池,应该是多能源并进的时代。
  挑战二是智能网联革命的影响,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意味着整个产业的变化,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圈,造成产业没有边界,因为是一个整合。因此,垂直线性的网联价值链到交叉网联,决定了产业无边界。但是生产产业无边界吗?核心在哪儿?半径在哪儿?半径太大,无法满足需求。半径太小,就可能丢失未来行业的焦点。所以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包括企业面临的所谓转型升级,所谓的大量研发投入,我的个人观点只是表面的现象,我们要思考的是方向在哪儿。我们要扩大的是与技术沉淀、技术积累包括人才积累是否匹配,包括如何控制、如何合作。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苏宁的几次变革。苏宁在2013年由苏宁电器变成了苏宁云商,由苏宁云商变成了苏宁易购。从1998年到2018年二十年时间进行了三次转型,从传统到综合电器,到2018年形成了八大产业结构,构建了区块链。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选择的是平台,从主营业务拓展选择自己的平台,找到自己的边界,可以说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挑战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快速进入市场竞争阶段。这张图片是不想在这儿展现的,目前补贴的政策,补贴退坡从明年开始,将催生新能源汽车,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前五年,补贴的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长足的助力,所以也产生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包括国轩、力神等电池企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看,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的角度讲,只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应当不错,可能国轩也有问题。出现这样的状态进行讨论,国家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只是不是纯补贴。这是针对电池部分的成本,刚才也看到宁德时代的图片,所谓的长续航、低成本、高安全。
  下面谈谈机遇,机遇一是电动汽车形成新的产品需求。从传统零部件转电动汽车,不好转。电动汽车,大家看到的东西,它的核心,有的可以转,有的不可以转。这里面有一些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涉及多个行业,也形成新的产业机会和机遇,从原材料,包括正极、负极,形成三电系统,包括充电设施,包括后续租赁运营模式的改变,所谓的共享。这里面提出了三电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充电设施等下游产业将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增长的趋势看,充电桩的设施还很少。昨天过来的时候,有幸跟一个老总一块过来,就谈到他想给儿子买一辆电动车,但是小区没有充电桩,纠结了很久还是不能买。
  机遇二是智能汽车促进汽车电子重大变革。大家看这个车,未来的车就是各种元器件、各种软件的综合体,刚才谈到,从信息孤岛到智能终端,在这个过程中,车辆会发生什么变化?汽车串行总线、车载计算单元、智能设备终端,包括2G/3G/4G/5G,包括Bluetooth,从这个角度讲,汽车电子行业是很有意义的。
  检测认证促进零部件行业发展,随着汽车保有量与车龄的增加,在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是2.4亿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2.5亿辆,目前我国汽车平均车龄4.6年,预计2018年我国过保汽车约8500万辆,占保有量的35.4%。汽车的维修业产值将迎来巨大的空间,我们检测是想给后市场评价产生合格的零部件,从而产生同质配件的概念。
  大家看这张图片,美国汽配维修市场,在美国的独立渠道,基本占市场80%的份额,而在中国,我们的维修渠道是在30%-40%左右,大部分的维修都来自4S店授权渠道。所以,第三方检测物流将甄别独立维修市场合格零部件。
  第三个是出口,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一直是汽车产品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海关数据的统计,自2014年以来,我们的出口额基本维持在600亿美元以上,占据全部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维持在75%以上,是汽车产品出口的绝对主力。从美国到日本、德国、韩国,因为我们跟很多认证公司有密切合作,助力汽车零部件的出口。
  第三部分的内容,如何构建新型供应链关系,未来产品的核心将变为软件。刚才有领导谈到上汽大众要打造软件公司,我们说硬件是智能汽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软件是智能汽车的灵魂和充分条件,软件的强大必须基于优秀的硬件来实现,如果没有好的硬件,软件则是无本之木。硬件是肉体,软件是灵魂,现在90%是硬件,10%是软件,到2025或者到2035,30%是硬件,70%是软件。硬件是不能迭代开发的,从产品角度讲,只有新的产品做一些变革,适合定制化的生产需要。但是软件是可以迭代开发的。因此,在硬件软性升级过程中,要支撑软件不断迭代升级。所以变革传统供应链要以硬件为主的思维,将软件一同纳入供应链管理,提供超前的硬件以支撑电动化智能化汽车频繁升级的需求,加快供应链反应速度,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
  要充分整合资源,供应链变革是核心。我一直认为一个观点未来资源应该是共享,也是统筹也是共赢。改变传统的OEM主导的供应链,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方式及利益分配创新。我们从整车制造商到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整个利润是逐渐摊薄的。整合生产者,像特斯拉,以出行服务获取利润,让渡制造利润。而整车制造商的主导,包括合作模式的共同开发,对于检测机构一定是制定标准,所以供应商一定要参与开发,要通过参股、利益共享等合作模式开展共同的研发,研发仍需投入更多精力,调试修改需要时间,与造车新势力更像合作伙伴。要重新审视原有系统,软硬件迭代更新,研发初期考虑预设。这是个人感觉未来合作模式是整零联盟的合作,某种意义上会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成本,同时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要纳入检测去认证,不断循环,充分整合资源。
  新形势下零部件企业既面临巨大挑战,也面临巨大机遇,需要积极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与整车企业携手发展,共同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目标。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