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文:企业家精神与技术路线选择的思考

  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汽车行业首场盛会,本届论坛以“聚力行稳 蓄势新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以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与行业精英一起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在11月9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5:多技术路线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通过视频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本次论坛组委会,邀请我来做一个发言。听了上面专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的讨论,是近些年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更是一个争论纷繁的话题。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在我的关注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问题或者叫一个倾向,值得在这里,向汽车产业业界以及关心汽车技术路线选择的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作一个提示。
  这个提示就是:我们在讨论技术路线的时候,不能只见技术,不见企业家精神;不能只见政府的产业政策,不见企业家精神;不能只见政策对于某一个技术路线的支持,而忽略企业在技术路线上所做的选择;也不能众说纷纭的对于企业做出的技术路线选择,给予太多的争议,太多的旁观者不清的看法和议论。
  为了把这个提示表述清楚,今天,我选择了企业家精神与技术路线这个发言题目,来和大家分享。
  企业家对于技术路线的选择,是在需求决定并形成了产业大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企业家对于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维度,即: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有了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和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资源条件,自己的竞争能力,来选择和决策自己的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人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需求决定产业大方向大趋势。
  现在,世界汽车产业基本形成了大力推进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共识。智能化、电动化是当下和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
  这个大方向、大趋势,不是由政府规划出来的,更不是主观意志创造出来的,而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决定汽车产业大方向。
  有人会问,如果没有发展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怎么会有今天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我的回答是,如果没有需求的内在动力,没有需求的迫切要求,怎么可能会有政府制定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推动政策的积极性,又怎么能这么快就形成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的共识。从根本上说,是需求呼唤出电动化智能化的世界汽车产业大方向、大趋势。
  (1)需求有国家需求,有个人消费者需求,有产业需求;需求来自于各方面,但是,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自于人对生活需要提出的要求。人类社会到今天为止,创造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技术,都是由需求推动的。需求是各个产业、各种技术、各种产品的内在的、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创新创造需求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人的需求的决定。
  (2)我们一定要充分肯定政府在形成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大方向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可以站在全局观察考量人的需求,可以比较容易摆脱眼前利益的束缚,可以最大化获得人的需求数据,从而可以具有超越其他组织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引导力。
  没有这种前瞻性的引导,人类社会需求大方向也会走到今天的状态。但是,可能会付出比较大的时间成本和创新成本。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进入高度文明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根本需求。适应和满足这种高度文明阶段的绿色低碳需求,必然成为产业和企业的重点和竞争的焦点。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对于需求的洞察和对未来产业发展前景的前瞻性引导,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也不会这么快就形成这个共识。
  (3)这个共识形成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呼百应的,有很多曲折,也有很多争议、很多的质疑、很多的犹豫、很多的焦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共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证明是正确的选择,最优的选择,必然的选择。当下,尽管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不同意见,不同方案,但是,总体上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动化、智能化大方向、大趋势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发展动力已经基本集聚,发展远景已经比较清晰。
  第二,政府顺应产业发展大方向大趋势,决定产业政策,不能决定技术路线选择。
  政府能够决定产业政策,但是,不要决定技术路线。技术路线与产业政策是有区别的。技术路线如果由政府的产业政策来规定,那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对于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会出现主观的、武断的,可能有的时候脱离实际的决策。
  (1)产业政策是为产业方向服务的。产业方向决定产业政策,不是产业政策决定产业方向。当然,由于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使产业方向的共识形成速度加快,排除一些阻力。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混淆,更不能错位。产业政策如果包罗万象,如果细致入微,如果拔苗助长,如果主观臆想,那就不会产生今天各种各样的颠覆性创新出的新产业,就会犯空想主义错误,操之过急,欲速不达,也就不可能开辟出一些符合人类社会绿色低碳需求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新动能新优势。
  (2)产业政策是形成产业方向的重要推力,不是内在动力。对于产业政策的肯定,不能任意拔高,不能把别的力量做出的贡献,发挥的作用,不加分析的归于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在产业方向的形成过程中它是重要推力,在引导创新资源流动方向,聚焦创新重点,集聚创新力量上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决策和优势企业的形成,企业家精神和市场力量起到关键决定作用。而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和优势企业的出现,又是验证产业方向是否正确,验证产业政策是有效的最好的标志,最好的尺度,最精准的度量。
  (3)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持谨慎性原则。关于产业政策争议很多,为什么争议很多?是因为,有的产业政策微观化,具体化,理想化,形式化。有的产业政策代替了企业决策。产业政策不是企业决策,是宏观普惠性的,是前瞻引导性的,目的是培育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新方向的环境。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引导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助力和扶持性,但是如果这些政策不能采取谨慎性原则,把产业发展的全部都寄希望于产业政策,不但不能有力地推动产业的创新和产业方向的形成以及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因此,我们在肯定产业政策,对于产业方向形成的重要的推力作用,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引导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产业政策的谨慎性原则。
  第三,企业家决定技术路线,成功的技术路线基本是由企业家选择的。
  把技术路线当做宏观或者中观层面讨论的问题是不妥当的。
  技术路线选择是企业的行为,是微观企业为了竞争需要的行为。技术路线要建立在遵循产业发展大方向、大趋势的基础上,要利用好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但是,技术路线与产业政策不是相同的。如果把技术路线的选择和产业政策混为一谈,就会干扰企业家的决策。
  (1)技术路线选择是企业家的核心任务,是企业家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家掌控一家企业的第一要务。如果一家企业的企业家,不能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决策,不仅有可能耽搁这个企业的当下发展,还有可能耽搁这个企业的中期和未来的发展。如果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做出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决策,还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和破产。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历史,都充分证明了企业家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重要性。
  (2)企业技术路线选择的成功,一般情况下是由企业家决定的,而不是由产业政策选择的。
  不能由于产业政策提前换道发力,对产业方向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认为技术路线可以由产业政策决定。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成功的技术路线也是成功企业的必备条件。
  今天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其实企业家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比亚迪,当年发展电动车的时候,并不是按照产业政策规定去做的,当电动汽车有了大的发展,产业趋势清晰的时候,它在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又加强了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这个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开发,更不是由产业政策规定的,是企业家的选择,是王传福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在智能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发展软硬件结合,立志突破芯片瓶颈的选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不是产业政策规划出来的,更不是政府部门要求做的。是余凯博士的科学企业家精神,决定了地平线机器人的技术路线。
  在传统汽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是一样。当年,长城汽车选择以SUV作为自己的技术路线的重点,作为自己产品发展的方向,是政府规划的吗?是产业政策决定的吗?不是!是魏建军带领他的团队,根据企业自己掌握的资源条件,根据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聚焦SUV品类,才创造了长城今天的奇迹。
  吉利汽车李书福,坚持发展甲醇汽车。甲醇汽车,在初始阶段,政府部门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支持,但是,企业家选择做甲醇汽车。
  第四,尊重企业家的技术路线选择,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
  我们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要尊重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技术路线选择有以下三个好处:
  (1)有利于提高成功率。一家企业的技术路线如果不是由于企业家决策的,由外在的力量规定的,成功的概率远远低于企业家的决策。
  (2)有利于形成创新生态。由于是企业家决定技术路线,就会使创新多元化,就会使创新像自然生态一样自然生成,生生不息,哺育万物。创新生态的主要构成是企业,企业是创新生态的主体力量。我们提倡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但是,主要的创新载体、主要的创新力量是企业。
  (3)有利于开辟新领域。技术创新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些新领域的创新,多数都不是由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由企业家创造出来的。企业是开辟创新新领域,创造新技术路线的尖兵、突击队,核心力量。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