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体系怎样以质取胜?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矛盾也从“里程焦虑”向“补能焦虑”转移,由此,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服务能力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11月11日下午,在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的“补能体系——打造充换电高质量产业生态”主题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副处长毕超,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高级技术总监刘桂彬,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三级职员/教授级高工李斌,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区CEO王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充电领域副总裁彭鹏,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于翔,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支持总监路文刚,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龙,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樊志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卢毅等行业参与机构有关负责人与企业精英作现场发言,研讨充电设备高质量发展技术路线、充换电产业标准体系构建、运维服务品质提升等相关话题,分享换电模式以及电池金融推广应用经验,提出充电设备及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该主题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主持。
仝宗旗表示,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充换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各地方也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引导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正处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也更加注重全面覆盖以及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

以质取胜的广袤前景
近年来,在政策指导和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毕超在致辞中表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795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超过250万台,“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同时,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业已形成。“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0余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超过60项,近期新一代大功率快速充电国家标准发布,实现了由快充向超充的标准引领”。此外,随着充换电市场环境持续向好以及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持续加强。这一市场吸引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以及主机厂、传统电力央企和专业化运营企业的广泛参与。国家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服务平台也上线试运行,20家省级平台更是连接了超过100万座充电站的数据,为后续政策制定、信息统计和监测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述成效为“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夯实了基础。下一步,对于发展不均衡和布局不充分等问题。毕超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适应全球市场迅速发展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二是加快产业链多方面标准的统一,推动充换电模式的探索和场景应用,促使产业链各方充分合作,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升级;三是提高充换电服务品质,鼓励行业建立差异化服务体系。各地方应制定差异化充电设施补贴政策,以“扶优扶强”为原则,引导充换电产业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的能源补给服务。
王文表示,电动汽车有望成为新能源保供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其移动储能特性,通过有序调度能够深入参与电力调度,推动新能源的消纳,同时有效降低电厂成本。此外,他还表示电动汽车的储能变现能力将随着市场的扩大而提高。“总体而言,通过电动汽车储能进行控制,可以将分布的随机的充放电负荷变成可用的电力‘海绵’,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广泛的应用场景。”

加速推进统一标准体系
对于充换电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刘桂彬深入研读了当前的充换电标准体系。他认为,随着电池技术、基础设施、控制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力的发展,电动汽车补能需求逐渐接近甚至超越传统汽车,导致整车设计的多样性增加,需要各种方案和创新。“这对电池尺寸提出了多样的要求,电池企业需要以不同的技术和尺寸方案创新,不断推出符合整车需求的新产品。”
由此刘桂彬认为,现有的电动汽车标准,不管是充换电还是其他标准,确实是指引并支撑了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出现的110多个电动汽车标准,让我们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尤其在动力电池、电池回收等领域拥有相对强大的话语权。”他基于个人基本观点,认为无论是电池尺寸或换电方案的统一,都是实践发展重要的阶段,但行业各方要给出时间、信心以及基本产业发展的背景。“毕竟朝着产业健康发展方向努力,这才是我们探讨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从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技术研究的视角,李斌认为现阶段更要强化充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起用户反馈机制、风险评估以及应急预案措施,方可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更加优质的充电安全服务体验。

为此,李斌提出展望和建议:一是加快充电安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并加强行业质量检测和监督。例如,新能源汽车下乡,如果在广大农村地区可能会出现一些低价、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则会更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因此,他强烈建议对行业质量进行加强检测和监督,提升整个行业整体质量;二是加强充电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目前大家对这方面的信息安全问题比较容易忽略,因此特别需要提高警惕,一旦个人信息、充电过程中数据信息泄露等如果涉及恶意篡改,那么当无人驾驶车辆普及时,一些恶意攻击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三是加强模型实用化研究,随着车辆普及,不同种类车辆和电池的不断涌现,模型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产业链“生态圈”扩增
鉴于当前充电设施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不均衡,及社会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的背景。在高质量体系的引导下,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同样成为充电行业的关注焦点之一。
彭鹏表示,共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对充电设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充电网络行业正面临一场洗牌。随着电动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彭鹏形象地比喻道:“充电基础设施还停留在3G时代,但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5G时代。”他认为,许多国内车企正在自建超快充网络,这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社会资源、电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在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对此,他认为行业不能再通过充电桩的建设规模来衡量其发展水平和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彭鹏提出了联合车企、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共同关注高质量充电网络建设的倡议,旨在让车企专注于打造和销售优质汽车,同时让运营商提供卓越的服务。他表示:“这将通过提供智能服务、充电导航、自动充电和停车等功能,引导中高端用户选择高质量的充电站。”此外,他还倡议建设高质量充电评价体系,联合车企和运营商共同打造超充网络生态圈。
与此同时,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充电平台的服务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并呈现出分散化“滚雪球”般的扩增趋势。在于翔看来,在“比特管理瓦特”的发展方向下,整个行业持有资产的产业链企业数量已从2018年的几百家增加到现在的2万至3万家。他表示,在分散化和数字化的行业特点下,这将带来一次巨大的整合机会。“随着充电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能源补给过程中,也将从原有的主观动能进行加油能源布局,也变为被动的任何一个充电站都有的服务设施”。对此于翔预估,到2023年底,整个中国充电桩市场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同时,充电桩产业链上下游衍生出充电EPC、充电运维、充电站建设和电力交易等相应的行业,都有望衍生出超过千亿规模的单一市场。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伴随我国充电网络与多产业加速融合,其中,充电网与交通路网智能电网的有机融合正成为产业后续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路文刚从车的交通属性、能源属性、汽车属性等需求出发,阐述了整个充电网基础设施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思路和经验。在他看来,在新能源领域,风、光等绿电的消纳正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能源运营。“充电网一端连接新能源发电,另一端连接新能源汽车,发挥了新能源汽车的灵活性,消纳波动无序性强的绿电。”因此,规模化的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构建储能网,发挥储能价值。另一方面,用户数据、能源数据都通过充电网采集到平台,发挥数据网的大数据价值。他表示,通过绿电消纳,新能源汽车真正源头实现低碳、零碳、绿色,充电网深度链接了新能源与新交通,从而赋能充电网高质量发展。
王磊介绍了基于服务品质提升的充电服务网络转型发展情况。他表示,充电桩的生意做到最后一定会变成能源的生意,“我们平台上一天的充电量已有2000多万度,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充电电量也将迅速攀升”。这一过程中,他认为,高品质服务是高质量充换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服务品质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和关键因素。“因此充电服务网络还是要回归到生意本质,努力做好每一个场站,做好供给,做好服务,从运营中转型”。
宏观需求和服务转型之外,在技术进展方面,高功率超充技术同样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陈玉龙表示,高功率充电技术是解决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效率的一个关键措施。他特别强调了散热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采用独立风道技术提高充电桩的防护性能以及使用液冷模块降低超充噪音。
樊志强对未来充电桩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运维更便捷,通过接入智能运维平台实现设备状态智能分析及主动运维提醒;二是需要更好的方案拓展能力,可采用“储充”一体方案,包括“光储超充”、“超级充换”、“V2G光储超充放检换”等前沿技术方案,以解决大功率充电产业发展中电网配额不足的问题。
卢毅前瞻了“换-储-充”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综合利用电池资源来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实现电池系统的安全高效率运行,从而降低行业碳排放。他认为关键在于电池,并提出了减排思路,主要包括长/短周期的分时复用、平衡利用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以及通过车网互动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他表示基于换电新型社会协作体制,必将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车-站-网互动有利的互动格局。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3年12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