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供应链

制造出海!中国锂电池企业“卷”向欧洲

锂电池出口爆发式增长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共计11.2GWh。其中三元电池出口7.2GWh,占总出口64.7%;磷酸铁锂电池出口3.9GWh,占总出口34.8%。1-7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67.1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46.6GWh,占总出口69.5%;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20.2GWh,占总出口30.1%。
另一组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锂电池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达到58.9%。在国内多个省市地区,锂电池出口的表现也非常亮眼。据报道,上半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同比增长达110.7%,涵盖了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广东、浙江、江苏的锂电池出口也成为拉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对外贸易的新引擎。
锂电池已经和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并称为出口的“新三样”,增势正猛,动能充足。例如针对其他金砖国家,前7个月锂电池出口的增速高达129.5%。据了解,今年锂电池的出口市场除了传统的欧美国家,南非、越南等新兴市场的订单增长非常明显。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锂电池出口的快速增长,一是来自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有力拉动,整车带动产业链一起走出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
二是当前国内锂电池特别是其中动力电池产能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的迹象。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354.6GWh,而累计装车量为184.4GWh、出口67.1GWh,过剩的产量近103.1GWh。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曾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出货量仅为1200GWh,产能将明显过剩。
国内市场越来越卷,企业或转向储能业务,或者出海寻找机会。而反观国际形势,能源紧缺、电价上涨,市场对储能产品的需求大增。欧洲跨国车企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并签下巨额订单,更是直接促成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建厂潮。
展望未来,中国之外的欧洲、美国正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增长点。中国动力电池在海外市场特别是这些区域发力,已经势在必行。

欧洲需求大,企业建厂忙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有力带动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涨势强劲。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正在从日韩打头到中国引领再到多元化的局面演进。
自2017年起,宁德时代一跃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韩国调研机构 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继续排名第一,市占率高达37%,并进一步拉大与第二名韩国 LG 新能源的差距。榜单前十名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6席。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为34%。2023年3月,欧盟理事会批准一项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在这一法规要求下,欧洲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窗口期,抢先布局。
根据能链研究院的预测,欧洲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2022年欧洲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为830万辆,在2025年将达到2190万辆。以单辆车平均带电量50kWh计算,到2025年欧洲对动力电池的累计需求至少为680GWh。
近两年,多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建厂。
2022年11月,中创新航公告显示,公司与葡萄牙的投资机构AICEP Global Parques签订谅解备忘录,计划在葡萄牙购入土地使用权,建设零碳电池工厂。
2023年2月,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携手在欧洲合资建设40GWh产能动力电池工厂。
2023年8月,欣旺达宣布,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通过其下属子公司匈牙利欣旺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匈牙利投资人民币约19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厂。
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远景动力等企业纷纷亮出欧洲建厂的成果或计划,其中远景动力在法国、英国、西班牙已经布局了3座零碳电池工厂。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家电池企业的海外选址中,匈牙利成了高频词。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彼得·西雅尔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透露,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巨大投资的支持下,匈牙利动力电池产量排名世界第四。投资完成之后,匈牙利排名很快将上升为世界第二。
2022年8月,宁德时代在完善全球战略布局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宣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分期建设电池工厂,这是其在欧洲的第二家工厂。总投资额不超过73.4亿欧元,规划总产能为100GWh,供应奔驰、宝马和大众等客户。这是当时匈牙利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
2023年6月,中国电池企业亿纬锂能也宣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建厂,投资额为13.1亿欧元,将在该工厂生产大圆柱电池,就近供应宝马汽车。
据悉,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按照目前的数据,今年中国将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选择了匈牙利作为对欧投资的目的地。

新法案生效,壁垒在增高
前有“双反”,后有新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特别是欧美市场的风险与挑战将越来越大。业内专家则指出,电池企业必须转变竞争思路,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升级到全面体系竞争。虽然短期看压力不小,但从长期看,有助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全面提升。
据报道,2023年8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下称“新法”)正式落地生效,旨在全面监管电池全产业链,包括电池的生产、售卖和回收等,确保投放欧盟市场的所有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自2024年7月起,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含电动汽车电池、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需提供碳足迹声明及标签。电池出口厂商需披露从上游矿产、材料到电池生产、回收及再利用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要求电池应拥有数字护照,并对电池重要原材料的回收比例进行相关要求。
碳足迹、电池护照、回收成了业内关于新法的热议词。
多名业内专家指出,新法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低碳甚至零碳转型,企业需从源头改进用材、工艺,升级设备等,短期内会影响到我国动力电池成本的优势。相比低成本低价格,新法的导向是高质量。
从今年5月的碳关税,到如今的碳足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要面对的“碳壁垒”越来越高,且存在于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合规成本和风险也进一步增高。
在回收方面,新法提出了详细的比例要求,例如在其生效8年后,欧洲区销售的新电池在生产中,应至少使用镍、钴、锂、铅的最低比例为6%、16%、6%、85%,13年后该比例为15%、26%、12%、85%。据欧洲联合研究中心预测,到2040年,锂将面临近280万吨的缺口,镍的供应缺口近100万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回收利用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新法还要求建立电池的“数字护照。作为记录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工具,电池护照将通过收集、交换、整理和报告所有生命周期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材料来源、电池化学成分和制造历史及其可持续性表现的可信数据,让电池价值链更透明。到2026年,没有这一护照的动力电池将无法在欧盟销售。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曾提交《关于开展我国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提案》,建议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中国电池护照,并将其作为中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同时需加快推动电力核算规则与全球接轨,要确保产品碳足迹核算中所有清洁电力的低碳属性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扎根欧洲,还是转战他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这张出海考卷,还有不少选择题和证明题要答。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3年9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