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合作,构建汽车产业金融新生态

如今,在众多产业的发展中,资本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驱动因素之一。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汽车产业是为数不多仍在正增长,且有技术创新的产业,资本对此给予了重点关注。
从整车到电池,从芯片、软件到汽车智能化系统,都处在发展的风口浪尖,资本都在大力扶持,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优质标的被更多发现和挖掘。
11月10日,2022中国汽车论坛的主题论坛九以“产融合作,构建汽车产业金融新生态”为主题,主要围绕金融和汽车产业展开。本场主题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主持。与会嘉宾都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方向。
用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资金总监周建菁的话来说,智能电动汽车将是一个价值十几甚至几十万亿美元的巨型市场,这样巨大的一块大蛋糕势必引来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同时汽车电气化蓬勃发展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如何在变革中发现机遇,在挑战中寻找出路,是汽车人和资本方需要共同应对的新课题。

多重因素叠加下的挑战和机遇
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桂香比较精准地阐述了大环境和产业内部面临的挑战:从宏观环境看,首先是疫情突如其来,全球蔓延,全球多家车企均采取暂时关停工厂、缩减订单、企业裁员等措施,全球汽车贸易和汽车产业发展受到冲击。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我国逐步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竞争将会白热化。
从行业内部看,张桂香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汽车产业正面临的转型,同时叠加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供应紧张和国际局势变动等因素,再加上一些汽车核心部件产能不足,这些都导致供应链断链风险仍然存在。
所谓行业转型期,在中信建投资本高级副总裁何健康看来,这是新四化带来的汽车产业重塑。原来传统车厂还是Tier 2、Tier 1一个封闭垂直的体系,现在逐渐开放,整个汽车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产业链的核心也从之前的整车向产业链轮动转变。
何健康阐述了一个现象:“现在每一两年都有不同的环节作为产业链核心的驱动力,在驱动各个产业链环节一起发展。”
在张桂香看来,这也蕴含机遇。“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传统汽车产业链转型重构。汽车产业链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重构,这为我国自主品牌重塑竞争力提供了绝佳契机。”
张桂香认为,产业的重构是在技术驱动下带来的,标志就是“新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开始出现。目前,已经有多家跨国车企,通过挖掘新兴市场、兼并重组、合作联盟等战略手段,扩大汽车产业规模,重构汽车产业链。”

新汽车的新竞争策略
事实上,“新四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重点的转移,更是市场竞争策略的转变。
业内有专家认为,2020年之后,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停留在L3级,科技属性逐步模糊,消费属性也从此时开始逐步凸显。
所谓消费属性就是消费者到底要什么、痛点是什么,需要从以前产品对标转变为进行大规模用户调研,提升组织和领导层的重视度,包括如何开展营销。整车厂已经做出了改变。
油车时代是以发动机划分尊贵等级,到电动车时代就很难以此划分。近两年,一些汽车品牌被迫进行了很多调整,卖点有HUD、车机、声学系统、座椅、轮胎等,每一年都有不少新卖点产生。
目前,消费者的关注点已经从外观、动力性能如何,转向了外观、智能化和科技化,例如芯片算力如何、软件系统甚至语音交互是否流畅等方面。
罗军民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进入新能源智能网联赛道后,一些传统汽车企业精心打造了不少新品牌、新产品,无论从配置、性能、造型、内饰、配置、驾驶感、操作感、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作为汽车人觉得可以几乎打满分,但为什么得不到市场的青睐,这是让我们非常困惑的。
罗军民认为,汽车人打造汽车的时候更多从工业化思维角度去打造工业品、工艺品。“作为消费品,它有哪些特性需要我们去适应,在这方面我们的思维还不到位。”
当然这些上层体验的好坏,是由成本、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决定的。技术的发展则是推动消费者体验提升的重要基础。

新能源+智能化,产业链投资好赛道
但技术的前进,更需要资本的加持。
市场的高增长对技术发展起到了正向反馈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赛道,为产业链迎来了极佳的发展窗口期。
中信银行作为汽车行业产融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也在积极推动产业链的发展。中信银行业务总监陆金根将他们的投资策略概括为“两条赛道、一个生态圈”。
首先,做强传统库存融资业务,巩固“主赛道”。围绕核心厂商,持续迭代产品和服务,保障经销商库存融资的获得性、满足度和体验感。基于标准化的二手车产品,以经销商为起点,延伸到经销商集团、二手车平台企业和交易市场,积极支持新政下二手车流通领域经营模式转型和规模化发展。
其次,努力“向上”、“向新”拓展,培育“新赛道”。向上强化上游配套供应商的领域合作。向新”拥抱新能源汽车,一方面联合中信集团内两大券商等诸多金融资源,可以全面满足厂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需求;同时发挥银行资金规模和成本优势,给予新能源产业链信贷支持和资金管理服务。
最后,一个生态圈指的是从全产业链向车生态延展,打造汽车金融服务生态圈。中信银行是中信集团“大协同”的主平台,将依托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协同效应,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整合券商、信托、保险、基金等集团金融子公司及特钢、重工、戴卡等集团实业子公司,打造强强联合的“中信联合舰队”,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商行+投行”、“境内+境外”、“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不断为厂商和经销商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何健康则讲述了具体的投资思路,他强调要在产业变局中寻找确定性投资机会。“在过去一百多年里面,主要还是欧美日在主导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当下,无论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还是共享化,中国在其中都处于主导或者领先的位置。”
在何健康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青年期,主要驱动因素也从政策逐渐转向市场,从工业品向消费品转变,从B 端向C 端市场渗透。现阶段更多还是市场技术占主导地位。但智能网联汽车目前还处于孩童期,整体上还需要政策呵护。最近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出台。
何健康认为,传统车企也有投资机会,传统车企的优势,是供应链和渠道的优势,“我们最近关注传统车企分拆的机会。”
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何健康主要关注这个产业链会不会出现超级的Tier 1企业比如像华为,整车的话语权会不会进一步削弱。
何健康也在关注国产替代的情况。过去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整车厂要么不接受,要么接受后,一些国际零部件巨头会通过降价等手段挤压国产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些巨头产品在质量上也有优势。
但这个状况已经在转变了。从2021年开始到今年,整个国产替代明显在加速。何健康认为,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在整个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中,中国处于主导地位;二是在当前复杂大环境的影响下(包括芯片、疫情等),本土整车厂也愈加重视供应链安全,所以比以往更愿意接受国产品牌。三是,国产零部件企业也在进步,整个国产替代明显加速。
因此,何健康也在重点关注有持续自主研发能力和国产替代能力的零部件厂商。
提到资本对技术的推动作用,周建菁也十分认同。在周建菁看来,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形成巨大需求,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整条供应链中提供的至关重要的融资支持。电动汽车产业链蕴含的资金需求,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对金融机构提出了诸多新的诉求,也成为银行资金聚焦的重点。
周建菁认为,一条新赛道能否长远发展,除了资金投入保障还需要技术上的突破。
总的来说,由于技术专利的放开,电动车赛道有着相对公平的起跑线。随着各国政府和企业的资金快速涌入,电动车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全球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认知近几年逐渐改变,对于电动汽车接受程度高,目标客户从尝鲜的高净值客户已经下沉到更广泛的普通消费者,产业链也发生了深刻的质变,在能源价格上涨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越发明显。
除了技术创新,针对智能网联化的发展,在渠道上而也出现了创新模式,例如永达集团通过数字化推动二手车的销售。永达集团数字化创新总监陈一鸣表示,他们开始做C端的数字化,有小程序、APP,有相应用户接触的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整合。“构建从业财一体到业务中台和前端的数字架构,数字化在横向上服务所有的业务系统和功能。”
在数字化上,永达有两大抓手:一是用户服务体验提升,要让用户觉得玩得爽,对于车和车以外的需求都能满足;二是通过B端系统数字化建设来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
当然,除了金融机构,作为车企,上汽集团在产业链上也进行了众多投资。
上汽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工会主席,赛克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立欣表示,上汽在新赛道里面,包括捷氢、联创、零束、AI、中海庭等等,在加州和以色列都有上汽的投资中心。“我们布局了很多跟汽车相关的技术,包括固态电池等等,这两个投资中心是我们在世界窗口设的触角,了解全球最新技术的走向、最新技术的方向。”
上汽集团这些大量投资,包括几十家芯片企业和芯片相关企业,还有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
上汽也关注自主可控。在新能源方面,上汽自主掌控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自研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合作方面,上汽与宁德时代、英飞凌、麦格纳分别成立了合资公司,对相关关键技术实现全球布局和自主掌控。
在“新四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聚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向,这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见的变革与挑战,这也蕴含巨大的机遇。同时,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下,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链机会正在进一步被放大。或许未来,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将彻底扭转,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2年12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